第124章教训

        

李氏看到小厮时,眼睛一亮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是我公公的贴身小厮,应该是来回绝顾家拜请之事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曹氏嘴角勾了勾,心里也认同这话。

        

公公一个前国子监祭酒,即便退了在家养老,也断不会自降身份去商户之家做先生。

        

厅内一众夫人纷纷点头,看向顾楠的目光多了两分隐晦的同情。

        

被人当众回绝,实在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。

        

被这么多眼光盯着,顾楠心口一紧,上前一步对小厮颔首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知沈老大人有何指示?”

        

小厮躬身施礼,态度恭敬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老大人让小人来通传一声,顾家雪前送炭的情谊他记下了,以后当会用心教导顾家子弟。

        

还请谢世子夫人将此话带给顾家,明日请顾家老爷和公子去商谈具体事宜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这意思是沈老大人同意去顾家族学坐馆了?

        

厅内顿时响起一片抽气声。

        

李氏脱口而出:“不可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想上前质问小厮,被曹氏黑着脸一把抓住才咬着嘴唇将到了嘴边的质问憋了回去。

        

顾楠压了压心口,激烈的心跳让她高兴得差点笑出声来。

        

顾氏子弟以后将有名师教导了,她的堂弟们,侄子们,甚至侄女们都可以有书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么大的风雪,还麻烦小哥特地跑一趟,有心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她朝如意使了个眼色。

        

如意心领神会,连忙拿出一个红封塞到小厮手里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一点心意,小哥打点酒回去暖暖身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尽本分,跑了趟腿传了两句话,就得了一个红封。

        

小厮笑眯眯地揣了红包,又多说了两句话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家老大人说了,雪中送炭的情谊固然可贵,雪前送炭的先见之明和体贴入微更令人感动。

        

老大人今儿恰好在附近吃酒,见了这场大雪心情激荡,迫不及待命小人来见谢世子夫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顾楠微笑,“老大人是性情中人,令人感佩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小厮退下,徐老夫人和徐夫人纷纷恭喜顾楠。

        

一时间,厅内所有人看顾楠的眼光都不同了。

        

顾氏是皇商,家里钱财用之不尽,如今顾家小公子成了周老先生的关门弟子,当今皇帝的师兄。

        

顾氏子弟又有沈老大人亲自教导,用不了几年,顾氏子弟就能在朝中崭露头角了。

        

有钱又有权,顾家,绝对不再是低贱的商户之家。

        

娘家就是出嫁女最大的底气,顾楠这位世子夫人,她们也不能再视作出身低贱,运气好攀上了侯府的女人了。

        

当下便有心思活泛的人,立刻凑到顾楠身边,借着恭喜的由头攀谈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

曹氏和李氏的脸又青又红,犹如被人当头扇了两巴掌一样,神色讪讪地找了个理由告辞了。

        

妯娌俩顶风冒雪回到沈家。

        

甫一进门,就看到公婆两人板着脸坐在堂上。

        

妯娌俩面面相觑,不由心底一咯噔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们两个,给我跪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沈老夫人怒气冲冲喝道。

        

曹氏和李氏脸色涨得通红,期期艾艾跪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

她们两人自嫁入沈家以后,公婆都十分和顺,从没以长辈的身份拿捏过她们。

        

罚跪还是第一次,这比打脸还让她们难受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敢问婆婆,我们做错了什么?不就是挤兑了顾氏几句嘛,算不上什么大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李氏不服气小声嘀咕。

        

沈老夫人冷哼,“家主尚且没有定论,你们妯娌俩就在外面胡乱说话,此乃一错。

        

阴阳怪气,言语挤兑别人,不是我沈家的家教,此乃二错。

        

顾氏为文昌侯府世子夫人,品级比你们高,冒犯高位者为沈家惹祸,此乃三错。

        

我罚你们可心服口服?”

        

曹氏脸色一白,羞愧地垂下头不敢说话。

        

李氏小声道:“公公就为了两千斤银丝炭,上赶着给一个商户之家坐馆?这让大老爷和二老爷的脸面往哪里放?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放肆!”一言不发的沈老大人重重一拍桌子。

        

李氏吓得顿时噤声。

        

沈老大人道:“顾家既然敢送炭过来,就说明人家笃定会有暴风雪。

        

一旦下暴风雪,炭火的价钱会飞涨,那时候即便有钱也买不到炭火,何况我沈家清贫。

        

提前送炭过来,既让我们有炭取暖,又维护了沈家的颜面,就这份体贴而言,顾家就值得结交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说到此处,沈老大人起身冷冷扫了两个儿媳一眼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事情未知全貌就冒然予以评论是愚蠢,犯口舌之争是尖刻,你们两人罚抄女诫十遍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老大人拂袖而去。

        

曹氏和李氏面面相觑,悔得肠子都青了。

        

被公公说愚蠢尖刻,罚抄女诫,传出去两人的名声就完了。

        

徐家。

        

徐尚书和徐老夫人,徐夫人也在议论顾楠送炭火的事。

        

徐老夫人感慨:“今儿多亏谢世子夫人提醒,我的寿宴才能圆满,这份情谊,老大你要记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徐尚书点头,“儿子晓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徐夫人捧婆婆,“也是母亲睿智,肯信她的话才有了后面的圆满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徐老夫人叹了口气,眼底闪过一抹哀伤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老大媳妇你不知道,老大还有个双胞胎弟弟,两兄弟刚满一岁时,我连着几日都梦到去世的公公。

        

他哭得很伤心,一直念叨:咱们家的小猪被噎死了,好好的小猪少了一个啊。

        

醒来后我也没将此事放在心上,谁知没过两天,老二不知道从哪里摸到了花生豆塞进嘴里,被卡在了喉咙里。

        

等我发现的时候,老二的身子都凉透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徐老夫人浑浊的眼底掉下泪来,“后来才反应过来,他们两兄弟都是属猪的,老爷子那是托梦示警呢,偏偏我没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    

我后悔啊,先人托梦示警是大福气,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徐夫人嫁进家里多年,头一次听说此事,这才知道为何婆婆在听了顾楠说亡父托梦后,突然间就信了。

        

徐尚书不忍母亲伤心,连忙转移话题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前些日子郡主和谢世子托人情到家里来,想让谢世子进吏部,不如儿子活动一番,也算是还了谢世子夫人的人情?”

        

徐夫人和淮阳郡主闺中有几分交情,连忙点头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老爷这个主意正合适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徐老夫人一瞪眼,“合适个屁!顾氏前些日子闹和离的事,你不清楚吗?

        

何况那谢世子宠妾灭妻,不是什么正经人,这种人去了吏部也办不了差事。

        

这份人情,只记在谢世子夫人身上以及顾家身上,记住了没?”

        

徐尚书十分尊重老母亲的意见,“儿子记下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宫中。

        

平安走进御书房时,头顶已经落了厚厚一层雪。

        

一边在门口拍雪,一边道:“幸好当初顾娘子买炭火和棉花的时候,咱们也跟着买了,不然真要挨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

顾娘子真是神了,说什么来什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萧彦嘴角勾了勾。

        

皇兄突发心疾,是她梦到的。

        

寒冬暴雪,亡父托梦,也是梦到的。

        

他真好奇那丫头的梦里还有什么。

        

平安望着自家王爷嘴角的笑,突然凑过去小声问:“王爷,你想不想知道顾娘子此刻在做什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