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8、来历

        

“于将军”的意识逻辑虽然被扭曲了,但是他脑子里面的信息还是在的。

        

看到了“刘伯”这个样子,他马上就醒悟过来自己见到了什么。

        

逐渐长出来的羽衣。

        

瞳孔之中的金光。

        

冷血动物一样的眼神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纯血妖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于将军”缓慢的吐出来了这个词语。

        

赵宋只知道大妖是受到了大虞法律保护的,和大虞的人享有一样的权利,但是很显然,在大虞,人是主流,妖族并不是主流,不然的话就是人享有和大妖一样的权利了。

        

看到纯血妖族,“于将军”心神震动,如同地震。

        

郡守夫人的后台深不可测,但是真的见到了,还是不可相信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大周余孽?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于将军”有些不可思议,这个一品诰命夫人的背后,居然是“大周余孽”?

        

饶是他思维有些问题,现在也大大的疑惑不解。

        

大虞难道真的要完了?

        

一品诰命夫人是有一個义务的,那就是每一年除夕之夜,一品诰命夫人需要去京城之中,和皇后一起过除夕,一共七天,七天之后才能回去。

        

祖制。

        

无法更改。

        

要是一品诰命夫人远在天边怎么办?

        

提前半年出发。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郡守夫人一定是出入皇宫的,要是她是大妖,那么大虞朝廷的那些人,不管是钦天监还是大内供奉,亦或者是王朝底蕴,他们都是瞎了眼睛,认不出来一只大妖?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余孽?”

        

听到这个词语,“刘伯”明显极其的不爽。

        

他闭上眼睛。

        

哪怕再愤怒,他也没有动手,没时间杀人,他的这些神纹,也只是将两个人阻隔开。

        

十方戏正在进行,每一个名字,每一个唱腔,都值得细细品味。

        

这里,才是真正的风云际会。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被称之为“余孽”?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大虞王朝,才是余孽!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刘伯”最后还是没有忍住,冷冷的吐出一句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

前朝大周也是一个辉煌过的朝代。

        

大周太祖文武盖世,带领弟兄,掀起了浩浩荡荡的“起义”,推翻了乱纪元,将众人带到了“人道纪元”。

        

整个大周王朝,也算是承前启后,随后被大虞王朝撅断了龙脉,连修行传承都没有留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

因为在这样强大的王朝发展之中,中后期出现了无法解决的疲敝。

        

妖祸。

        

妖祸不是出自于别处。

        

妖祸是从上往下进行的。

        

俗话说得好,上有所好,下必甚焉,最早是大周的皇帝,开始在自己的后宫之中吸纳大妖,大妖只是修为高,除了可以和大周皇帝生孩子之外,外貌就不讲究了,这些事情都被史官原原本本的记载下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

可能是害怕被砍掉脑袋,史官写的是比较隐晦的,只是说那一代的大周皇帝,雄才大略,不在乎外貌,只要求血脉。

        

他要的是顶级的大妖血脉,为此,那大妖只要血统纯正,长得什么样子,大周皇帝也能下得去手。

        

这何尝不是一种“意志坚定”,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呢?

        

皇帝如此,人妖混血,并且毅然决然的废除了自己的嫡长子,引起来了国家的动乱,立下来了自己的半妖太子,作为继承人。

        

这样的举动不止没有人阻止,反而成为了流行,一时之间,整个大周王朝都以和大妖混血为荣。

        

修行之法。

        

开始和血脉有关。

        

如此下来,许多普通人,更是连翻身的可能都没有,壁垒森严。

        

后人已经很难理解这种风尚是怎么出现的。

        

大周皇帝当时到底是哪里昏了头脑,做出了如此举动。

        

只不过到了后来,大妖和混血开始涉足大周朝廷的朝政,并且越来越迫切,他们就像是趴在了大周朝廷身上的吸血虱子,吃的肥硕无比,于是乎,民不聊生。

        

在这样的状况之下,王朝被推翻,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。

        

到了大周末期。

        

大周朝廷上下,不管是宦官,还是手中大权的地方割据势力,都是妖族。

        

至少也有半妖的血统。

        

普通人,叫天不应叫地无门。

        

大周末年,粗暴的划分的话,可以将大周朝廷分为四大门。

        

一家就是以外戚为主的妖族,这些妖族是最早和大周皇帝通婚的大妖,他们的血脉流传了下来,到了后来,大妖竟然承认大周皇帝这一脉人妖混血,是为纯血。

        

灵活的标准。

        

第二家就是宦官和权臣了。

        

那个时候,大周朝廷的威严和权力还是来自于皇帝。

        

皇帝将自己的力量分润给了宦官,宦官培养起来了权臣,内外勾结,却又无法完好的架空皇帝,因为皇帝分润权力给宦官,就是为了对付第三种。

        

第三家就是那些纯血大妖了。

        

这些纯血大妖,一个比一个还要凶猛,有的甚至都不愿意化形,占山为王,不尊王法。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大多都在地方,割据一方,就算是中央朝廷也对他们无能为力。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和另外一些权臣勾结在一起,在京城和皇帝玩大乱斗,因为修行的缘故,皇帝就算是千般不愿,万种愤怒,也要憋在肚子里面,整个王朝,十成的精力,九成九都牵扯在内斗里面。

        

眼睁睁的看着大虞太祖的“叛乱”做大。

        

最后一种,就是妖族之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些势力。

        

和前面三家相比,这一家有些不起眼。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是后起之秀。

        

后起之秀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不好秀起来,大头都被这些人吃了,他们残汤冷羹吃的不舒服,于是乎,他们就有了歪心思。

        

在大周覆灭之中,他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。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背叛了大周朝廷。

        

背叛了大周朝廷的妖族,是大虞朝廷的“领路人”,只不过很可惜,大虞皇帝,他不是大周皇帝,大虞皇帝本来对于妖族就是满肚子的怨气,一肚子的怒火,他是一个纯血的人族,换句话说,黔首百姓,在妖族眼睛里面连人都不算的东西。

        

于是乎。

        

得到了天下之后,大虞太祖“卸磨杀驴”,出尔反尔。

        

逼反妖族,随后进行绞杀!

        

就是那几年的时间,大虞太祖皇帝和三公、征战天下的名将一起,将这些大妖绞杀了一个干净,并且将他们刻在石碑上,不止称呼他们为大逆,并且还叫他们二臣贼子。

        

皇帝最喜欢手下人的是什么?

        

“忠!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诚!”

        

背叛上司和主人的人,不管是谁都是看不起的,虽然这样做,也会被人诟病,但是无所谓。

        

大虞太祖太恨这些人了,哪怕是在青史之中留下来恶名,他也认了。

        

因为是祖宗立碑,就相当于定下了基调,就算是后面,这些年,朝廷虽然放宽了条例,但是大妖因为历史的原因,各种传承断绝,所以想要在进一步,就只能和大虞朝廷“合作”。

        

说是“合作”,实则也不过是“当牛做马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