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公府贵媳 > 章节内容

我的书架

第211章 北都城乱

        

晏长风怕葛天随时回来报信儿,夜里没敢睡死,迷糊到天将明时,方听见有敲窗声。

        

她穿好衣裳开了房门,让葛天进屋说话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如何?”她倒了杯冷茶水给风尘仆仆的葛天,“先润润喉,待会儿我叫人给你做点吃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夫人不忙,您恐怕得尽早回城。”葛天将冷茶水灌下,道,“我跟着姚二老爷去了城中的一家客栈,偷听他跟那个主教说话,确定他们今日要在城外伏击太子一行,后来我又跟着主教的一个护卫离开客栈,见他在城中召集了百余人手,今日城外必有一场交战,您跟季夫人回城比较妥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晏长风沉吟着点头,“你们阁主的安全可能保证?”

        

葛天:“我已经通知了吴师兄以及徐堂主,咱们的人可保阁主安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只靠玄月阁的兄弟并不稳妥,毕竟他们只能在暗,不能保证太子以及各位贵少爷也安然无恙。如今蜀王不在,大皇子蠢蠢欲动,太子若是死了,局面必乱。

        

晏长风琢磨着得回城搬救兵,让朝堂出面解决大皇子余孽,如此才能名正言顺地挖出大皇子在北都隐藏的势力。

        

她立刻叫醒了姚文媛,此时动身回城刚好能赶上开城门。

        

可她们紧赶慢赶地回了城,城门却戒严了,所有进出城者皆要严格盘查。

        

晏长风有外祖母给的通行令,进城门时亮出通行令来,却竟然不能通过。

        

她察觉不对劲儿,这通行令进宫都使得,进个城门居然不行?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位兄弟可看清了,这是大长公主的令,为何不能进?”

        

那城门吏道:“上头有令,必须要两日内签发的文书才有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不是扯吗,这会儿衙门都没开门,城都没进,上哪签去?

        

晏长风:“可方便透露是哪个衙门的令?”

        

城门吏公事公办道:“我们只管奉命行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这就奇了,如今北都城中,不管哪个衙门因公关城门,都不可能瞒过外祖母去,外祖母明知道她跟表姐在城外,怎么会下这样离谱的命令?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现在进不得城,要去哪里签发通行令?”

        

城门吏回:“自是从哪来在哪签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不是绕进死胡同了吗,城郊回来的,最近的衙门都在城里,却又进不得,总不能再跑一趟周边县城吧?

        

晏长风只好摆身份的架子,“马车里的人是德庆侯府的二小姐,大长公主的亲孙女,可否通融进城?回头我们补签文书再来过明面,保管不叫你们为难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城门吏毫无通融之态:“我们奉命行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好大的胆子!”姚文媛撩开车窗帘儿,摆出她的大小姐架子,“本小姐的路你们也敢拦,可是不要脑袋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

城门吏异常强硬:“便是公主来了,也不得放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晏长风跟姚文媛对看一眼,都察觉到事情不简单。

        

难不成外祖母叫人控制了?

        

僵持之际,有个领头模样的人过来询问:“什么事?”

        

拦路的城门吏将原委告知,那领头立刻骂道:“糊涂东西,德庆侯府的人你拦个屁!”

        

他转而朝晏长风跟姚文媛拱手告罪:“手下不懂事,还请两位贵人恕罪,不过确然上头有令,我们也不敢私自放行,这样吧,请二位贵人随我来签字摁印,这样咱们跟上头也好有个交代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晏长风心生警惕,这小吏但凡有点眼色,都不可能叫两个贵妇人跟着他去什么地方签字。

        

她低头跟姚文媛商议,故意握住表姐的手捏了捏,“表姐莫要气了,咱们就先吃了这眼前亏,回头叫外祖母处置他们就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姚文媛意会了她的意思,这城门吏恐怕有问题。她佯装生气地哼了一声,“那快点吧,不想看到这些仗势欺人的狗东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晏长风没有上马车,而是坐在了赶车位置。车夫是季府的人,恐怕不能应对突发状况,她装作没耐心地催促:“快些走吧,我还有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那领头恭恭敬敬地领路进了城,果真将她们往人少僻静处引。晏长风看准机会,抢走车夫的马鞭,先狠狠甩了那领头一马鞭,将人抽出了老远,然后驭马掉头,直往城中而去。

        

可谁知,城中亦不太平,通往宫城的路上出了乱子。

        

正是早朝时分,各位上朝的大臣皆要往宫中去。兵部侍郎与兵部尚书的车马在途中遇上,不知怎么起了争执。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两位一向面和心不和,侍郎认为尚书德不配位,合该趁早滚回家种地。尚书认为侍郎狂妄自大狼心狗肺,整日想窜他的权,合该哪天老天开眼,赏道雷下来劈死这狗日的东西。

        

两人积怨已深,吵起架来一发不可收,连带着两家仆人也争斗起来。尚书大人今日点背,争斗中被侍郎大人一拳打倒在地,又踹了几下头,活活就给踹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

这可要了老命,尚书家的几个儿子得知亲爹被当街打死,当即带了家丁上侍郎家闹事,活活把侍郎才几岁的小儿子给打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

两家打得鸡飞狗跳,惊动了北城兵马司镇压,那兵部侍郎不知道是不是疯了,竟指挥家丁护院跟兵马司的人动起了手,扬言要全城的孩童给他家小儿子陪葬。

        

一场争吵,活活闹成了起义。

        

北城如此,南城西城东城皆不太平,商量好了似的忽然起了各种乱子,整个北都城都鸡飞狗跳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必定是早有预谋。”晏长风一行被挡在北城,行进艰难,“表姐,此地离宫近,咱们不如先进宫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如果出了事,宫里至少安全。

        

姚文媛根本不知道出了什么事,自然也没有主意,“也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晏长风驾车,横冲直撞地往宫城方向闯,倒是在鸡飞狗跳里杀出了一条路,还算顺利地入了宫。

        

正巧今日太子不在,外祖母一早入了宫,误打误撞地见到了她老人家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外祖母,北城门怕是叫人控制了,我们拿着您的通行令竟是进不得城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大长公主在宫中,只知道城里出了乱子,好几个大臣都没能进宫早朝,却是不知道因何而起,城里乱的连消息传递也受了阻碍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必是大皇子余孽。”大长公主沉吟道,“大皇子在北都根基颇深,仍有不少追随者,趁着太子出城兴风作浪,太子一行恐怕也凶多吉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外祖母,”晏长风意味深长道,“说到太子出城,昨日裴二跟太子皆是被裴安请去狩猎的,裴安往日也从不去狩猎,不知怎么就去了,我起先没有多想,可现在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

大长公主是何等敏锐,这一提点就明白裴安没安好心,“这狼子野心的东西!我起初就看他心怀鬼胎,偏你二舅舅眼瞎心盲,招他做了女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

说到这里,大长公主忽地醍醐灌顶。当初老二看中了黄炳忠,忽然就换了裴安,这其中发生了什么?

        

她起初以为是裴安那混账诱着文琪做了不该做的事,这才迫使老二答应了,不然以老二那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性子,怎么会看上裴安这个一事无成的。

        

现在想想,恐怕不是那么简单,老二会不会跟裴安有什么牵扯……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个念头只在大长公主脑海里闪过一瞬,她没细想,当务之急是先平乱,以及确保太子安全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调禁军镇压。”她即刻下令,“城中所有闹事阻拦者皆以大皇子余孽论,格杀勿论,务必在半个时辰内夺回控制权,让消息畅通无阻!”

        

太子还不知城中已乱,用过早饭后才悠闲出发,有了五十禁军,排场摆得十足,活像是出门郊游的。

        

路程过半时,忽见一个官兵样的人骑马自城中方向而来,走近了细瞧,灰头土脸不说,身上还挂了彩,仿佛才从战场上厮杀回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太子殿下!城中出事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

太子在马车里闭目养神,被吓得一激灵,不悦道:“大呼小叫什么!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殿下!”那官兵从马上连滚带爬地下来,急道,“不好了,城中有人造反逼宫,大长公主传令下来,命我等务必想办法通知殿下,且莫回城!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什么?!”太子震惊,“谁这么大胆子?谁又有这本事?”

        

那可是北都城,那反是那么容易造的?

        

官兵道:“属下不知,只依命办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太子焦躁:“什么也不知道你来有什么用!我便是躲也要知道什么人造反,要躲多久啊,没用的东西滚滚滚!”

        

官兵不敢逗留,立刻便要滚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慢着。”裴修出声阻拦,“看你这装扮是城门吏,上官是谁?”

        

官兵回道:“是刘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裴修:“刘诚前些日子长了鸡眼,可好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

官兵摇头:“属下不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知?”裴修诧异,“他整日走路坡脚,疼厉害了嘴上骂骂咧咧的,你身为下属居然不知?”

        

太子惊奇地看着裴修,心说他怎么什么都知道?北城门吏脚上长鸡眼也知道?

        

官兵面露惶恐之色,“属下惶恐,确实不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裴修冷笑一声:“将他绑了,此人是冒牌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太子更震惊了:“怎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

裴修:“他的上官确系刘诚不假,但不长鸡眼,刘诚的上官却有,他既不能否定刘诚跛脚,也不能反驳我记错了人,分明什么也不清楚,城门吏就那么几个人,整日在一处,岂有不知道的道理?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混帐东西!给我绑了!”太子大怒,“是谁派你来谎报消息的?安了什么心!”

        

那冒牌货说话就准备咬舌自尽,幸而禁军动作迅速,及时下了其下巴,将人五花大绑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

裴修却不认为他说的完全是假话,此人能冒充城门吏,说明北城门此时已经易主,城中八成也真起了乱,只是让太子不要回城的消息是假的。

        

太子不回城,只靠五十禁军撑不了多久,就算侥幸活着,也大可以谎报他死了,试问城中如果知道太子死了,又是什么后果?

        

朝中大皇子党羽尤在,反对大长公主的也大有人在,届时只要有人挑头,朝堂必乱。乱象之下,大皇子要控制局面就容易得多,随便给大长公主扣一顶篡权的帽子,或是加害圣上的帽子,再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堂而皇之带兵逼宫,谁能阻止?

        

太子大手一挥:“上路,将此人带回去严惩!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殿下!”身在兽笼中的裴安忽然大声道,“殿下莫要回城冒险,此人既然能冒充城门吏,证明北城门已经沦陷,恐怕真有贼人作乱,您现在回去无疑是冒险!”

        

裴修皱眉。刘鹤看裴修的眼色,立即下令:“堵上这刺杀太子凶手的嘴!”

        

太子被这么一提醒,瞬间回过了神。裴安说得有道理,他如果这时候回去了岂非白送人头?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能回城!”太子在惜命这方面相当有决断,“咱们打道回府,先行退回狩猎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裴修暗自叹气,回城的确不能保证安全,但他们也不会让太子退回狩猎场。只是他空口无凭,太子一心保命怕是不能听他的。

        

太子下了令,队伍即刻掉头返程,谁知刚走没几步就遇上了麻烦。

        

有一波流民模样的人蝗虫似的涌向了他们的队伍,大约有五六十号,跟上次掩护大皇子离开的时候一模一样,又是讨吃的,又是讨要土地,无赖一样将前后去路围得水泄不通。

        

太子想要贤名,对待手无寸铁的百姓自然不能动手,非常和颜悦色地吩咐道:“拿些吃的给他们,大家打来的猎物都拿出一些,横竖咱们不缺这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大家无不想骂街,本就没打多少,还要分出去,太子真是会做好人!

        

裴修朝刘鹤使眼色,刘鹤默契道:“这些流民皆不是寻常人,都给我拿下!”

        

太子忍他好久了,“刘鹤你要造反不成!”

        

裴修道:“殿下怕是忘了先前进城闹事的那些流民,这些人来者不善,不得不防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太子终于想起来是有这么回事,顿时脊背一凉,慌乱道:“拿下拿下,不要叫他们靠近!”

        

然而已经迟了,流民们已经靠得足够近,几乎是围在了太子车驾附近,在太子下令之时纷纷抽出身上暗藏的家伙跃身而起,先朝太子与裴安砍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