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7章 鲜衣怒马少年郎,谁人不识理塘王

        

始皇帝略微错愕了片刻,才终于回忆起鹿仙翁的过往。

        

昔日两名方士招摇过市,来咸阳进献仙丹。

        

其中一人获罪的理由是……他先迈的左脚。

        

当时嬴政只是随口那么一说,没想到给对方留下了那么深的心理阴影。

        

以至于一见到圣驾本能反应般脱口而出,告知他先迈的右脚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嬴政微微颔首,目光从初步搭建的暖房上掠过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参见陛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快步上前,作揖行礼。

        

嬴政弯下腰仔细观察玻璃上的气泡和瑕疵,开口问道:“陈卿,你家工坊中良品与劣品各占多少?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良品率刚刚过了两成,劣品降至八成以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倘若继续精研工艺,半年内或许二者可以对半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届时有了大规模生产玻璃的能力,陛下的新宫就有望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老老实实地回答。

        

嬴政似乎心不在焉,负手走到一旁。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给手下人打了个眼色,示意他们小心行事,加快步伐追了上去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玻璃工艺进展顺遂,寡人心甚慰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别的产业如何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能不能也像这般快?”

        

嬴政走出不远,回过头来问。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霎时间明悟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陛下,内务府或者整个大秦最大的困扰就是缺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有了人,做什么都快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耕田种地需要人、做工出力需要人,选拔吏员需要人,为陛下开疆拓土、平定西海也需要数不清的人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天下如此广阔,几百万人洒出去,连一点波澜都泛不起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驻扎域外的人少了,还要时时刻刻担忧蛮夷侵扰,或者被当地部族同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嬴政立时问道:“那你觉得重聚神州,囊括西海需要多少人手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思索片刻:“至少……比现今翻个二十倍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西万万人,勉强够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嬴政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:“真需要那么多?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诚然如此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坚定地点点头:“若要统治稳固,还要在这个数目上再翻几倍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嬴政半信半疑地打量了他许久,才终于勉强接受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寡人的孙儿成年时,大秦会有多少人口?”

        

他的语气中透着说不出的无奈和不甘。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略加思索。

        

扶苏的孩子成年时,约莫也就二十年后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比当今翻一倍,约为五千万,至多八千万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随着江山安定,对域外的拓展,会有越来越多的蛮夷化为大秦之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微臣一首在朝这个方向努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嬴政喃喃念着:“八千万……西万万,还差了好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不忍心见到千古一帝如此失望的样子,劝慰道:“不少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大秦若有八千万人口,天下起码能三据其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再过两代人,世上再无异邦,只有一个大秦!”

        

嬴政露出释然的笑意:“五代……寡人早己作古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铿锵有力地回答:“但是您的英名将万古流传,华夏后辈会永远铭记您的不朽功业!”

        

嬴政没再说话,突兀地来,飘然而去。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皱眉思量了许久,大致猜出了对方的心思。

        

美人迟暮将军老,最是红尘两不堪。

        

一边是理想,一边是现实。

        

他终于肯承认自己会老、会死了呀!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心中感触良多。

        

自己穿越而来改变了太多的历史。

        

始皇帝不再执迷于长生不死,恐怕要抑郁很长一段时间,才能从残酷的打击中走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谁还不是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这个穿越者恐怕也看不见寰宇俱成华夏之土的那一天呀!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唏嘘地叹了口气,很快收拾好心情,继续指挥工匠修建暖房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——

        

一晃半月过去。

        

咸阳周边到处都在开工营建,城中的道路修补了一遍又一遍,仍然难堪重负。

        

唯有一条水泥道坚若磐石,无论载重的马车压过多少回,仍然不见半点损伤。

        

宁腾不得己上书请求朝廷拨付钱粮,全面修整京中道路,依之前修建的水泥路为准。

        

始皇帝点头赞同,蒙毅也大力支持,朝中附和者众多。

        

最后却被扶苏力陈得失,将修路计划暂时搁置。

        

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秋收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

银行大楼,三层。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站在五彩缤纷的玻璃窗前,手里端着壶暖茶观赏下方的街景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最近怎么来兑换铜钱的人少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莫非京畿之地的市面上全都换成了新钱?”

        

韩夫人正在替他整理办公桌,闻言答道:“早着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无非最近秋忙,大家都忙着收粮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待过了这些时日,前来换钱的人会更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作为后世来人,无法想象秋收对于一个农业国家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    

连朝廷都会在此时节暂停征发徭役,让百姓回家进行秋收。

        

毕竟这关系着一家子明年的口粮,谁不敢马虎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行长,外面有一位胡商求见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身着大秦本地款职业装的丽人敲了敲门,轻声禀报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胡商?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可有名号?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不屑地摆了摆手:“料他也无甚身家,大抵是听说了皇家银行的名号,妄自称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去告诉他,本官不接待五百万贯身家以下的小客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丽人欲言又止,驻停在门外。

        

韩夫人温婉地说:“先问问是什么来历,万一人家是有要事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

丽人这才回道:“来者自称是给您送牛马的,持有乐平公主的书信一封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嗯???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眉头紧皱。

        

我不是同意嬴诗曼跟她的皇姐交换物资了嘛!

        

怎么这老仙女还特意派了个人过来?

        

莫非是信不过我,担心昧下了她的牛马?

        

“小家子气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暗骂了一声,随手把茶壶放在桌上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劳烦嫂嫂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若不是实在不放心外人进出,何苦让你操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随着丽人走下一层层的阶梯,穿过富丽堂皇的大厅,走出银行。

        

阳光明媚,晃得人眼花。

        

一名鲜衣怒马,草原人打扮的年轻男子兴奋地仰起头,盯着环绕大楼的玻璃看个不停。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心头一突。

        

他怎么越看越觉得对方眼熟呢?

        

这副衣着打扮,这肤色样貌,还有那标志性的笑容与眼神。

        

好家伙!

        

嬴元曼整了个大活呀!

        

她的姘头特娘的是理塘王!